全球看点:第一批社会帮扶典型案例发布

原标题:建立帮扶产业园,推动东部产业转移,打造司机劳务品牌——(引题)

第一批社会帮扶典型案例发布(主题)


【资料图】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发布第一批社会帮扶典型案例,36个“社会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入选。

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布的36个典型案例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带动性和创新性,代表了新阶段社会帮扶工作的典型做法,体现了社会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实践。

建立帮扶产业园 助力劳动力就业

在发布的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典型案例中,人社部定点帮扶的山西省天镇县,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等问题,建立帮扶产业园,举办系列招聘会提供输出就业岗位,开展就业服务示范活动,匹配岗位供需信息,全方位推进劳务输出。

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万家乐移民新区残疾人和“4050”人员面临的就业困难,帮扶工作队多次联系园区企业,降低招工门槛,尽力为其提供就业岗位,目前有近600名“4050”人员及残疾人在园区实现就业。还以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失业人员等有就业意愿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依托县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

此外,援助1000万元兴建人社扶贫技能培训基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基地采取订单培训方式,开展制衣缝纫、电工电焊、家政服务等补贴性培训近2000人次。截至2022年上半年,园区已吸纳城乡就业12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2000余人。

推动东部产业转移 打造毛绒玩具之都

在另一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里,为解决脱贫群众“在家门口把钱挣”问题,江苏省和陕西省抢抓东部毛绒玩具产业转移机会,结合陕西安康劳动力资源丰富、移民安置社区相对集聚的特点和优势,把毛绒玩具作为双方产业协作的重点,以新社区工厂为载体,大力培育发展毛绒玩具文创产业。

第一家毛绒玩具工厂在安康投产后,为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江苏常州工作组帮助安康市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建设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原辅料批发、产品展销、物流分拨、电商运营等“五大中心”,取得了搬迁就业、产业发展、社区繁荣、乡风和谐、社会稳定的多赢效果。

截至目前,安康全市已建成投产毛绒玩具文创企业736家,吸纳就业17515人,其中脱贫人口4103人,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1家,日产100万只以上,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康市也成为全国第四大毛绒玩具生产基地。

树立劳务品牌   “输血”“造血”相结合

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另一个案例中,中国中铁集团立足山西省保德县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先后四次累计投入培训费、实训基地建设费等专项资金280余万元,重点激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富余劳力学技能、增收入,激发“输血”与“造血”功能相结合的内生动力,全力打造“保德好司机劳务品牌”项目。

为帮助保德司机就业增收,中国中铁打造培训基地,学员出具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仅需先缴纳极少部分学费即可入学,待取证、就业以后,再补齐剩余学费,大大减小了学员的入学压力。同时成立运输协会,提供培训、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成立职业介绍所,与当地的矿产企业、公交公司、物流公司协商签订劳务合同,积极推荐司机就业;成立运输公司,最大限度吸收人员就业。

按照“政府+央企+协会”三方联动拓渠道,“驾校、协会、职业介绍所、运输公司”四大平台促就业、“提供经济补助”五项政策强培训的工作思路,截至目前,共完成驾驶技能培训56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83人),带动400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提高近1000元,带动参训群众年总收入达1.53亿元。

关键词: 毛绒玩具 职业介绍所 中国中铁